調整貨物運輸結構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
發布時間:2022-02-21 點擊:421
根據**和省關于推進貨物運輸結構調整的要求,工作方案以優化港口大宗貨物集散方式為,計劃做好大宗貨物運輸“軌水聯運”。以煤炭、礦石、焦炭等貨物為,以港口、大型工礦企業、物流園區等領域為,以鐵路專用線建設、集裝箱海鐵聯運等,以降低港口大宗貨物公路運輸量為***,增加港口散裝貨物鐵路運輸量,彌補港口鐵路集疏運的短板,促進海鐵聯運加快發展,為促進物流業降低成本、提快捷率提供有力支撐。
全市貨物運輸結構繼續優化。到2020年,運距400以上的煤炭、礦石、焦炭等大宗貨物基本轉入鐵路或水路運輸。與2017年相比,全市港口集疏運鐵路和鐵路專用線增加30***,鐵路貨運量增加2100萬噸,港口集裝箱海鐵聯運量年均增長10%。
工作計劃確定了港口集疏運鐵路建設、港口散貨中轉鐵路、工礦企業散貨中轉鐵路、集裝箱海鐵聯運拓展、道路貨運管理、城市綠色配送等六大項目。,以集疏運鐵路及配套設施建設為***,推進港口散貨向鐵路轉移,規范港口經營***收費,加快工礦建設,鐵路專用線建設等12項企業和新物流園區建設任務提高鐵路貨運服務水平,加快聯運設施設備建設,推進聯運組織方式創新,加強公路超載治理,加強貨源管理,深化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建設,推廣應用新能源城市配送車輛。
在社會效益方面,一是大力支持污染防治攻堅戰和藍天保衛戰。據有關部門測算,鐵路貨運單位能耗為公路貨運的1/7,污染排放為公路貨運的1/13,每1億噸“公鐵”可減少碳排放約7500噸。根據我市工作計劃,三年內鐵路貨運量將增加2100萬噸,碳排放量預計減少1500噸左右。二是有利于深化交通運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長期以來,公路貨運市場一直實行開放式經營,無序競爭導致市場運價低、利潤薄、超速超載等違法行為,影響了行業的整體健康發展。推進貨運結構調整,有利于公路貨運業轉型升級,提高質量和效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運輸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