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冷鏈物流業發展規模小、技術有限、缺乏統一的標準。特別是在標準化方面,標準的不統一導致整個行業的效率低下。近年來,**有關部門也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冷鏈物流標準化建設的政策措施。
早在2014年底,**發改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等十部委就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促進冷鏈運輸物流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建議引導冷鏈運輸物流企業整合資源,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完善跨區域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開展冷鏈標準化示范,實施“完善農地政策”等特色農產品產區預冷工程利用,積極支持農產品冷鏈、初加工、休閑采摘、倉儲等設施建設。
“根據2016年3月的一份報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玉明表示,正在制定**強制性冷鏈標準;2017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提出加快完善冷鏈物流標準和服務規范體系,并制定了一批強制性標準冷鏈物流。
2017年8月24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實施意見》,提出重點提高設施設備技術水平,完善全程溫控體系
優化運輸組織方式,加強企業運營監管,力爭到2020年初步形成溫度全控、規范、快捷、安全、綠色的冷鏈物流服務體系。基本解決“斷鏈”問題,全面提高冷鏈物流服務質量,有效保障食品流通安全。
在標準化建設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實際障礙。標準化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各方面的考慮是必不可少的。但從冷鏈產業的發展來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物流是為一、二產業服務的,所以在服務體系中,包括設備、技術等方面,需要與非標主體合作做配套量身定做。冷鏈物流的主要對象,
從上游來看,農產品、生鮮食品等具有自然屬性的產品,并不是汽車、數碼產品等純人造產品,很容易實現標準化、規模化生產。京東物流冷鏈配送負責人夏萌指出,冷鏈物流企業能夠控制的倉儲、配送、車輛設備和系統等所有工具的改造,都要依靠上游產品進行調整,因此標準化成為的問題。
由于技術是冷鏈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果標準定得太高,一些企業會受到技術和成本的限制;此外,冷鏈物流標準也涉及食品安全問題,標準不能太低,這就成為一個難題。
在運輸過程中,存在斷鏈、分散的問題,物流企業不得不采取“斷點連續傳輸”的方式,就像古驛站“八百里急”的形式,到處換馬。“連續傳輸”的點越多,傳輸的過程就越多,整個過程的標準化就越難保證。
美國、德國、日本等**在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比較成熟,標準化體系也比較完善。中國物流業的總體格局是“小、散、亂”,不僅是冷鏈,而且是整個物流業的標準化。
在冷鏈物流領域,基礎設施建設也備受重視。去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
物流公司收費由哪些因素決定的大件貨物運輸工作內容的分析及其特性的說明如何規定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金額帶你了解航空運輸的形式狀態炎熱的夏天,牛的長途運輸風險很高如何避免高溫引起的牛應激反應?上海物流貨運專線配送模式是什么樣的?物流運輸模式易碎物品運輸需要注意什么,易碎物品運輸注意事項介紹大件貨物運輸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