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0年9月21日(星期一)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介紹郵政快遞業助力脫貧攻堅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據悉,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郵政快遞行業今年生產運行恢復正常,超出預料。1-8月,郵政快遞業完成業務總量超過12000億元,業務收入近6800億元,快遞已經完成480億件,增長了25%。到9月10日已經超過500億件,10月份預計600億件,11月份預計700億件。郵政快遞業有這樣的發展態勢主要由于:一是應對疫情沒有退縮,率先復工復產,占得先機。同時通過郵政快遞服務贏得了很多流量和粉絲,快遞業務過去年輕人用的多,最近很多老年人也開始使用。二是疫情線下恢復有一個過程,業務往線上走,這方面也是一個利好消息。三是今年農村市場啟動較快,慢慢形成氣候。四是國際疫情較嚴重,過去快遞包裹寄進來,現在大量包裹寄出去。受以上因素影響,今年郵政快遞業的發展還是令人鼓舞的。
郵政快遞業已成為支撐農業、疏通農村、服務農民的重要生力軍
馬軍勝表示,郵政快遞業已成為支撐農業、疏通農村、服務農民的重要生力軍,實現“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流通新渠道,吸納貧困人口就業、幫助農民增收的重要動力源,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行業力量。
全系統全行業各部門各企業協同推進,重點推進網絡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和定點扶貧,盡最大努力讓貧困地區人民群眾共享行業改革發展成果。
堅持以發展農村郵政、快遞服務為主攻方向,不斷推動農村郵政快遞網絡下沉,通過開展空白鄉鎮局所補建、快遞下鄉、建制村通郵三大工程,構建起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網絡體系。
目前,農村100%的鄉鎮已建有郵政局所,100%的建制村實現了直接通郵,97%的鄉鎮有了快遞網點。2019年,農村地區收投快件超過150億件,今年1-8月,這一數字就達到200億件,農村地區快遞逐漸成為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的重要渠道,在促進農業生產、加速農產品流通、推動農民消費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郵政快遞業堅持以大力推進產業扶貧為工作重點,深化與農村電商融合發展,積極推廣“寄遞+農村電商+農特產品+農戶(合作社)”的產業扶貧模式,大力促進郵政快遞服務現代農業,多渠道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出村難等問題,推動從“寄包裹”“收包裹”到“產包裹”的轉變,積蓄起貧困地區產業轉型和激勵脫貧的新動能。截至2019年底,已經培育出業務量超百萬件的快遞服務現代農業“一地一品”優質項目163個,其中,超千萬件的金牌項目37個。2019年,各地郵政企業還培育“一市一品”項目712個,配送農特產品進城49萬噸。
郵政快遞業在扶貧過程中注重發揮行業優勢,面向貧困地區擴大用工招聘力度,推動從業人員返鄉創業,帶動貧困群眾一起實現就業脫貧;2014年以來,共解決農村地區就業150萬人以上。僅今年前8個月,郵政快遞業就為農村地區新增就業崗位15萬人,幫助504個國家級貧困縣的10萬戶貧困戶增收1億多元,體現了行業應有價值。
“快遞下鄉”工程在脫貧攻堅中作用巨大
馬軍勝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2014年國家郵政局啟動了“快遞下鄉”工程,彌補城鄉寄遞鴻溝。推出當年“快遞下鄉”覆蓋率達到50%,第二年增長到70%,第三年增長到80%,到今年8月底達到97.7%,發展很快。“快遞下鄉”工程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巨大:
第一,構建了貧困地區“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渠道。通過實物流支撐信息流、金融流、商品流,將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的商品納入全國統一市場,效果很明顯。
第二,通過網絡加快了郵政快遞業和農業的產業融合。農民有什么好產品,城市需要什么,網上訂購,一個包裹就過來了。
第三,便利了廣大農民兄弟。接入網以后,網購千里,貨比萬家,直送到戶,給民眾帶來了方便。
第四,通過“快遞下鄉”做大行業蛋糕。去年150億件的包裹量占全行業的四分之一,今年前9個月已經上升到30%。如果沒有農村網絡,沒有“快遞下鄉”,郵政快遞業這幾年的發展達不到這個速度。
用好郵政基礎設施網絡 助力脫貧攻堅
馬軍勝表示,全國建制村實現直接通郵為暢通城鄉雙向物流,助力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各級服務站點是郵政服務農村、服務貧困地區最基礎的物流網絡,一定要用好。
一是要注重發揮郵政縣鄉村三級網絡優勢,在做好法定郵政普遍服務的基礎上,通過網點、網絡和服務點對接疊加政務、警務、稅務等便民代辦業務,提升服務功能。
二是在寄遞物流網絡上狠下功夫。郵政網絡是全國唯一一張能通達所有行政村的寄遞網絡,線下資源十分豐富。去年郵政網絡收投農村包裹超過20億件,助力農產品銷售165億元,可以進一步發揮郵政網絡的優勢。
三是用郵政網絡給農民送上郵政金融服務。郵政金融在農村地區比較發達,到今年6月底,全國郵政郵儲銀行發放涉農貸款余額達到13500億元,郵政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達到902億元,累計投放扶貧小額貸款143億元,為支持“三農”作出了重大貢獻。
四是著力培育農村精準脫貧項目、脫貧能手,通過典型帶動區域脫貧致富。郵政快遞業近幾年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有效經驗,有些典型不僅獲得全國脫貧攻堅獎項,有的案例還被聯合國選進全球減貧最佳案例。
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與鄉村振興戰略銜接
郵政快遞業要堅定不移落實中央決策部署,首先要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同時為明年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做好銜接。主要開展以下三項工作:
一是要以“快遞進村”突破農村末端服務難題。今年在鞏固“快遞下鄉”、郵政直接通郵的基礎上,推進“快遞進村”工程。準備用3年時間解決這個問題,到時候農民可以就近取包裹,這也是很大的民心工程。
二是要大力培育名優農特產品,形成集群,帶動產業鏈。近幾年郵政快遞業培育“一地一品”、“快遞金牌項目”,反響很好。一地適合種什么產品,而且種出精品來,從種子、種植、護理到最后產品的篩選、包裝,形成產業鏈。
三是要深化和上下游的合作,共同提高效能。特別是上游平臺和新媒體,今年直播非常火,抓好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提升農產品線上銷售水平。發揚過去在助力脫貧攻堅的優良作風,夯實作風建設,繼續把各方面工作做好。
幫助貧困群眾就業創業 郵政快遞業每年新增就業20萬人
馬軍勝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郵政快遞行業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是吸納就業能力比較強的重要領域。郵政快遞業在助力就業扶貧方面要秉承一貫做法:
一是繼續鞏固發展態勢,穩定建量增加,深化服務下沉,增加就業崗位。這個主調不能變,把每年新增20萬人就業穩定住。
二是做好幫助貧困群眾就業創業。號召城里有技能的快遞“小哥”“大姐”回鄉創業,現在農村的快遞網點和經營,基本都是在外打工回鄉的人做起來的。這是維系親情非常好的辦法。
三是抓好快遞員的職業技能培訓,給他未來成長打下基礎。這些年利用政府優惠政策,郵政快遞企業提供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已有100萬人次,要繼續做好這個工作。
四是要改善快遞員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快遞員勞動強度大,工作和生活環境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按照中央要求,郵政快遞業要聯合有關部門多開展一些關愛快遞小哥的活動,繼續設立快遞愛心驛站,同時努力穩定勞動標準定額政策。協調收件端和投遞端的差異政策,努力穩定擴大快遞員的福利水平。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本站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上海大件物流貨運_上海大件物流運輸公司物流運輸園區對于上海物流公司的發展幫助如何構建完整的網絡貨運封閉鏈貨運平臺物流成本的構成上海物流公司談空中物流運輸的注意事項你知道貨運業的十條規則嗎?貨物運到期限的保證、計算和相關利益物流運輸配送平臺和物流運輸平臺的差別